《我,刘辩,三兴汉室》全本免费阅读 aqdu.cc

何颙享受着眼前的一切,忽然,他听到有人在说“何公”。

他转头一看,认出了来人,正是家中房子没能挺过这场风雨最后一刻的牛二,牛二此时正带着妻子儿女前来拜谢。何颙立刻又恢复了前辈高人的架势,只是他脚上沾染的泥泞,却破坏了这一份高人风范。

但已无人在意了。

久违的阳光让人们的脸上都重现了笑容,虽然这场大雨让他们在小麦收获后种植的大豆等毁于一旦,但总归等到九月,他们还能种下下一季小麦。

虽然连日大雨造成的破坏却不会因此而消失。在此期间,冒着风雨疏通沟渠的百姓中有不少得病至今未愈,百姓被大雨冲他的房屋也需要重新修葺,低洼地段的积水也需要时间才能消退。

虽然接下来可能还会有许多磨难。

但百姓们心中充满希望。

何颙其实自从到扶风以来,心中一直以来都是带着些难解怨气的。可现在他望着眼前这一片欢欣鼓舞的画面,他忽然觉得,若是他没有来到扶风,只怕此生都未必能见到这样的风景。

百姓们没有为因天晴时的欢呼而耽搁时间,在太阳出来之后,立刻投入到了修复的工作之中。

就连孩子们都没得闲,及时将家中受潮的被褥拿出来晾晒。

直至傍晚,百姓们才趁着光亮而归,生火做饭,何颙欣慰地看着这一幕。

至于何颙自己,则与郑泰周昂相聚一堂,又翻出了早前乡人送来的一坛浊酒。

何颙等人正借着酒劲高谈阔论,正兴奋间,却听见有人敲门。

门本就没关,何颙看去,立马认出了来人,正是牛二。后者手中捧着一个大碗,碗上还盖着三个一看就是新鲜出锅的蒸饼。

“别站在门口,进来说话。”

何颙注意到,牛二的手已经被洗得无比干净,衣服已经尽可能的体面了,可即便如此,牛二仍表现得非常局促——“何公……郑公、周公,收留之恩无以为报,小人家中没什么积蓄,只能送些吃食,还望公不要嫌弃。”

待牛二端着大碗走近,何颙闻到了被蒸饼掩盖在碗中的香味儿,那是鸡肉的味道。

牛二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,捧着碗,对着何颙说道:“听说何公爱吃鸡肉,请何公一定笑纳。”

何勇并未第一时间拒绝,子贡赎牛的道理他当然知道,转而招呼牛二与三人一起坐下吃饭。

牛二自是惶恐不肯。

何颙也不坚持,只是自嘲道:“其实当初有段时间未尝肉味,腹中生了馋虫罢了,没想到传出去就成了我爱吃鸡肉了。”

牛二闻言心中不免忐忑。

却见何颙说着话,将他送来的三个蒸饼分了,又从碗中夹出三块鸡肉,然后就起身端着碗走到牛二的面前,说道:“你的好意我已经收下了,这剩下的便带回去,就当是老夫送给你儿女的。”

见牛二似是要拒绝,何颙强调道:“老夫方才没有拒绝你的好意,你忍心拒绝老夫的好意吗?”

牛二只好感激地接过盛了许多鸡肉的碗。

可他犹犹豫豫地,还不想离开。

何颙问道:“还有何事?”

牛二想到何颙的友善态度,忍不住问出了他一直以来的担忧——“何公,如今小人携家人在此地屯田,赋税全免,就算有徭役也都是为了修建沟渠。还有邻里的照顾,不用像以前在老家时那样忍饥挨冻,每年的收入上缴之后还有盈余。”

“只是小人不知道像如今这样免除赋税的日子能持续多久……不止小人一个有这种担忧,公见多识广……”

牛二心中最担心的是忽然有一年,朝廷宣布不再免除赋税,徭役也不会刻意避开农忙时间,那样,意味着他现在的安稳生活将会难以维持。

从前,他家中也是有田亩的,只不过各种赋税和徭役摊派,让他不得不通过借贷来维持生活,最终只能来到这里以求一线生机。

何颙心中明白,百姓们其实心中还是有些许隐忧的,他们需要一个能让他们的承诺。

但他更明白,就算有承诺,也难以保证不会朝令夕改。

何颙忽然想到了当今天子,当初屯田时候,这位少年天子是否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呢?

或许,他该尝试将这里的声音上达天听。

想到这,何颙对着牛二说道:“此事老夫也不知晓,不过老夫可替你等书信一封,试着请人代为询问一二,至于能否得到回答,老夫没有把握。”

牛二捧着碗,忙不迭地谢道:“不敢奢求,不敢奢求,劳烦何公已经让小人很过意不去了……就不打扰公用饭了,小人告退……”

望着牛二离开的背影,何颙忽然说道:“等一下。”

牛二疑惑地回头,何颙解释说:“其实你们不必太过忧心,当今天子素有爱民之心,就算将来不再免除赋税,也一定会考虑到你们的生计的。”

郑泰与周昂闻言却是震惊地看着何颙,这还是他们被从雒阳押到扶风以来,第一次在三人中出现夸赞今上的声音。

牛二却不知另外两人的想法,说道:“俺们都知道天子是顶好的好天子,俺们现在能过得这么好全靠天子……就怕有以前俺们遇见过的那种奸吏欺骗天子。”

听到这话,何颙想到自己与天子的过往,只怕在天子心中,他就是牛二口中的奸吏吧!

何颙忍不住苦笑一声,说道:“老夫见过天子,不必过于忧虑天子被奸吏欺骗。”

“何公见过天子?”牛二眼睛睁得如牛眼一般,表情震惊。

他之前只听说何公几人虽贤,却得罪了贵人,所以只能隐居在这里,没想到何公竟然见过天子!

牛二正要被何颙说服,可他转念一想,连何公这样的贤人都要被迫在乡间隐居,怎么能说天子身边没有奸吏呢?他以前在家乡时可被奸吏欺负惨了。

他正要说出口,又想到这话应该是何公说来安慰自己的,就当作没发现吧……

牛二离开后,何颙望着震惊的郑泰和周昂,叹息一声,说道:“二位,就当是我有感而发吧,过去这些日子,乡中得到的医者和草药做不得假。”

郑泰与周昂不约而同地叹起气来。

天子做的越好,越说明他们不够贤良,可他们总不能去期盼天下生乱吧!

当晚,何颙写了一封信,托付新乡乡吏呈给赵融。换做以前,乡吏必然是不敢干这件事的,但何颙这些日子的作为他看在眼中,不愿推辞。

之后几天,乡人们都知道了他们乡的贤人何公曾经见过天子。

于是乎,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乡人对何颙更加尊重。同时,也时而有男女老少过来打听——“天子干活是不是用金扁担?”、“天子是不是身高九尺,面若神明?”、“天子一顿能吃多少个白面蒸饼?”

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何颙哭笑不得。

没鹿回部。

“窦君的要求,我会替君转告给中郎将的,至于中郎将能否准许,雒阳作何反应,就非我所能做主的了。”史涣一早就找上了窦宾告别,“而今没鹿回部的对手步步紧逼,宜早不宜迟,今日我便出发前往西河郡,回见中郎将,争取促成此次合作。”

窦宾对于史涣极速离开的选择并不算意外,也没怎么挽留,只客套的说道:“使者此来因处多事之秋,未能尽地主之谊,待到使者下次前来,必将隆重招待,以示歉意。”

拜别窦宾后,史涣立刻召集了所有随从,昨夜他们的马匹都已经被喂好,行装都已收拾妥当。

待到离开一段距离,不见鲜卑人的身影之后,史涣对着随从们说道:“除了兵器、干粮与饮水,其余行囊尽皆丢下!”

这事史涣在离开前就交待过他们,随从们纷纷丢下行囊,还刻意将丢弃的方向引向了另一边。

而就在史涣他们丢下辎重后没多久,一行人循着他们的踪迹寻到此处,其中为首者看着手下人下马观察着被丢弃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aqdu.cc】

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