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》全本免费阅读 aqdu.cc

“确实有这么一回事。”蒋琬说道,“成都的冶铁坊也已经在半年前采取高炉,但因为益州的铁矿开采与运输,比荆州难度要大一些,所以农具生产推行相对慢不少。”

“如此说来,只需要农具推行充足,一户人家是完全可以耕种五十亩地的?”

这个时候,诸葛亮说话了。

这是他最关心的一点。

其实关中均田也存在这种情况,而且诸葛亮这个问题的原因也非常清楚,他曾经多次走访过。

只是民间农具问题,是自古以来都存在的问题。

更何况现在还是战争时期,战争愈演愈烈,朝廷自然将铜铁往军方倾斜一部分。

“只要农具充足,是完全可以完成的。”李衡说道。

“若一里一起耕作,能否完成更多呢?”樊建说道,“一户在耕种完五十亩后,完全可以再开垦新田。”

李衡道:“如果一里一起合作耕作,不但不会完成更多,还会减产。”

“大将军此话怎讲?”樊建道,“人们一起劳作,一起完成那些事,怎会减产呢?”

众人听李衡这么说,都感到惊奇。

这不是基本常识吗?

杜琼道:“大将军,我军男子耕战,女子织布,工匠制造,方有富国强军,众人一起做事,肯定会做得更快、更多。”

李衡道:“那杜太常愿不愿意去帮户部处理公务呢?”

杜琼愣了一下,说道:“朝廷上下,各司其职,我为太常,若随意干涉户部,岂非乱套?”

“那为何会乱套?”李衡继续追问道。

“权责不明,功过不明。”

“太常说得在理,朝廷让二十五户人家,协同去耕作一大片田地,二十五户人家如何分工呢?”李衡问道,“谁耕种了多少田,最后哪一户能得多少粮食?”

杜琼立刻沉默下来。

樊建却说道:“二十五户平均分。”

“均分?”

“对,均分,均分与均田,相得益彰。”樊建又道。

“既然每一个人都知道丰收的时候会均分,为何还要全力去做事?”李衡道。

不等樊建继续说,李衡突然问姜维:“伯约,我们都是带兵打仗的,请问带兵打仗,军功均分,可行?”

姜维愣了一下,严肃地说道:“军功怎能均分!军功要按照每一个士兵的杀敌情况来定,若都均分了,到了战场上,士兵都指望别人杀敌,还如何打胜仗!均分是大忌!”

在场所有武将都纷纷响应姜维的话,连魏延也哼道:“再蠢的将领,都不会想着均分军功。”

“那为什么会有人提出一起种田,一起均分粮食?”

“种田和打仗不一样,种田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。”樊建继续说道,“只需要在二十五户中,选一位里长来监管即可。”

“监管谁偷懒吗?”

“是的,这完全可以做到。”

“朝廷如何确认在这个里长的监管之下,这一里的产量达标?”

凡是牵涉到监管,那都涉及到设立任务指标。

否则拿什么作为监管标准去衡量监管是否合格?

而一旦牵涉到下达指标,就牵涉到下面的实际情况与上面拍脑袋空想的脱节。

这里面必然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。

甚至有一大部分官员为了谄媚上面,夸大其词,最后造成上下严重扭曲。

樊建硬着头皮说道:“每一个县对里长进行监管,由里长上报任务。”

“那朝廷如何确认里长上报的任务是能实现的?”

“根据往年每亩地的产量。”

“那今年若是有一百个里长上报说他们的里今年开荒一千亩,希望通过这件事来升官,朝廷如何确认这件事的真假?”

“派人去查。”樊建继续说道。

“派人去查,又如何确认派过去的人上报上来的完全属实?”

“这……朝廷派去的人难道还能作假?”

“朝廷派去的人为什么不会作假?”李衡平静地说道,“而且若全天下有十万个里,其中有一万个里上报开了新田,朝廷要派多少人去查?如何保证查到的大多是准确的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aqdu.cc】

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