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,刘辩,三兴汉室》全本免费阅读 aqdu.cc

陈纪则笑眯眯地看向众人:“诸君且先安坐,我等来商议一番?”

在场众人哪敢反对,连连拱手答应。

至于死掉的管承,在陈纪亲口确认了他的罪责后,已没人在乎了,包括管承此前求助的管贡。

不过是一个身份近乎于豪强的旁支罢了。

……

陈纪满意地离开了。

他之后很快去了另一个房间,敲门后,开门的赫然是刘备。

两人不复之前的剑拔弩张。

刘备拜道:“陈公,事情如何了?”

陈纪点了点头,抚着胡须笑道,“有玄德相助,青州大治不远矣。”

“接下来的事,就全靠陈公了!”刘备再度作揖。

陈纪郑重回礼:“正该如此!”

望着面前的刘备,陈纪心头一时感慨。

有了这样为了百姓不顾及个人名声的后辈,怎能不让人高兴呢?

诚然,刘备的确在孙固的庄园中搜出了管亥手底下的小帅,孙固固然死罪难逃,但最多也就处死以那些参与收留黄巾小帅之人罢了。

若要以此定下孙固的谋反罪,从而实现三族消消乐,可能性虽也有,但与刘备配合的陈纪不会同意。

所以,让孙固背上谋反罪从来都不是刘备的目标。

但这不代表刘备不能以此施压,在灭族的威胁之下,孙固无论看不看得出刘备的谋划,他都不敢去赌,只能放弃好友保全宗族。

甘为刘备所用。

而刘备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用这份名单,让豪族的热心从有偿的变成无偿的。

数日后,在五月份稻米和粟米刚刚被种下地的时间,北海国之下遭了祸的百姓见到了不少小吏忽然出现在了乡里之间,开始询问记录起了他们的家中情况。除了原本乡里的小吏外,他们听说这些小吏有的来自国中,有的来自州中……

百姓们经历过上计的统计,严格执行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,虽然此次多问了家中的借粮和存粮。但多数人并未因此多想,大都只觉得耽误了他们去地里除草的时间。

百姓们都很快就要遗忘此事了,但乡吏们忽然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。

朝廷有恩德,此前所有向当地大族借粮的,皆由朝廷来还,家中存粮熬不到秋收的,朝廷也会发放一部分粮食。

再搭配朝廷免除受贼人袭扰之地百姓一年算赋的政策……

明明并非节日,百姓们却自发庆祝起来。

虽然少数人一点都高兴不起来。

……

刘表今年刚满五十岁。

依照圣人所说,他已知天命。

当天降大礼安南将军落到他的头上时,他只觉得自己是在做梦。

高兴之余,他当日回到家中就叫上了他最宠爱的长子刘琦,好好地庆祝了一番。

刘表一直觉得刘琦类己,很是珍爱。

他深知自己此去荆州,责任重大,是不能带上家眷的。

可发妻已亡,他只能叮嘱刘琦道:“为父走后,你要在太学之中潜心学习,不可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,务必要在数年之内通两经,届时你无论是去参加太学策试,还是继续通三经,皆有前途可言。”

“你的弟弟年幼,未必能分清对错,你要代为父好生教导。”

刘琦是个老实孩子,一一应承。

在安置好家人之后,刘表并未如荀爽那般直接前往,而是先行和桓典一道,去了三辅。

桓典去三辅是顺路,但刘表则是纯纯的绕路了。

他心中是有想法的。

刘表自诩名望不低,但和荀爽桓典相比,就很不如了。

他担任的安南将军,虽是临时设的杂号,秩二千石,同太守国相。然刘表心中依旧颇有种“以赏后功”的感觉。

刘表虽曾在皇帝面前对屯田一事发表过看法,但终归没真正参与过,于是乎他在出发前向皇帝申请去实地观摩。

对于刘表“考察先进经验”的请求,刘辩很痛快的同意了。

刘表遂至三辅,找到了因功被拜为安北将军的陶谦,十分礼遇。

陶谦对此很是受用,对刘表所问知无不答。

后刘表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aqdu.cc】

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