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九零年代选美冠军》全本免费阅读 aqdu.cc

她也太清楚不是所有人都配做父母,她很遗憾生命无法选择开始,所以她不能选择父母,但她更清楚的是想要成为一个强大的,健全的人,必须抛弃所有让自己痛苦的人和事。

她没有错,错的是他们!

她其实很好的,她也是后知后觉才发现。

她聪明、漂亮、善于忍耐且能吃苦。

这些品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,后来周海燕在工作中遇到过许多人,他们有的喜欢她,有的讨厌她。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,什么城府深,做事利落有大局观但大多是不近人情。但她根本不在乎,只有庸人才会渴望十全十美。

因为不在意过程,只要得到结果即可,所以她可以从一个夜校文凭的小厂妹,一步一步做到教培行业的p7,因为从很早很早她就要靠看人脸色而活,绝不会头昏脑热凭好恶去做一件事。当然她心里总是有一些执念,企二代钱多多曾问她:“为什么你这么精明的人,总是在你妈身上栽跟头?”

对啊,周海燕也很迷。

可能,她其实是无比想要得到那个人的爱和认同的,以一种卑微的姿态。当然,现在已经不重要了。

周海燕提着一个尼龙包从院子里走出来,迎面遇见骑自行车去上班的的胡阿姨,对方见她大中午不在学校顺嘴问了句:“海燕,又帮你妈干活啊?”

“没有,收拾点东西去奶奶家住。”

胡阿姨停住了自行车:“咋了?和你妈吵架了?”家属楼板房结构并不隔音,这几天周家的动静闹得太大,大家出于情面也不便过问,但实际都耳朵竖得老高想知道其中原由。

“嗯,对,我和我妈过不到一块去,我觉得我去我奶奶家会比较合适。”

“哎,小丫头气头还大的很。”胡阿姨咋舌,“你妈也不容易,母女哪儿有隔夜的仇啊。”

这是周海燕最讨厌的暗示:你要大度。

她不怪胡阿姨,面上却淡淡。对方见她不受教,闲扯了两句就骑着自行车扬长而去。周海燕很笃定,用不到下午张芳芳就会从别人嘴巴里知道她搬去奶奶家的消息。反正她料定张芳芳不会在意,她走了最多少个干活的,她应该高兴才是。

下午上课发了月考的排名,毫不意外周海燕因数学缺考总分在班级上居中等偏下。但课堂上英语老师拿着她的小作文狠狠地表扬了她,周海燕也不羞涩仰头接受表扬,反倒搞的汪老师眼神有点游弋,对视片刻就移开。

周海燕心里有点好笑,中国人的哲学和道德要求中一直讲究谦虚,但是实际上那是对大德者的要求,你懂得多了就应该收着点,不要随便对阶层比你低的人进行物理打击。但是像她这样的小菜鸟需要收着吗?不需要!她巴不得老师知道她进步了!

不管是学习中还是未来的工作中,上升的空间其实只有那么一小丢丢,老师和领导只看得到能看到的人,埋头骨干固然是良好的品质,但不表现出来‘我能’‘我可以’,谁又会在选择中选择你呢?并且周海燕真的非常想得到老师同学们的认可,任何人都喜欢赞美,简单的一句鼓励就可以激励她好长一段时间。

张安宁下课凑过:“周海燕,你是不是有什么学习秘诀瞒着我?”

周海燕心情挺好,如实回答;“背字典!牛津字典!”

汪春梅那边结束了一节课拿着录音机和磁带走进办公室,迎面遇见英语教研组组长李老师。

“小汪,最近学校准备建一个双音广播站,你在你教的班级里筛选一下,报几个名额,最后和其他班级选出来的综合筛选一下。”

“行。”汪春梅点了点头,广播站嘛也就是中午放学到午饭那半个小时,先播报国家大事,其次校园新闻最后估计预留给英文播报的时间不会多过十分钟。

汪春梅在脑中快速地列出条件:首先要所有科目成绩不错,不耽误学习,其次是英语成绩必须拔尖,因为播报的稿件大致需要自己写,最重要的是口语必须好。

到底哪个学生合适呢?

宋青书今个一早出门便遇见只喜鹊站在树梢上,心想是个好兆头莫非今天还能遇见什么喜事,果不其然晚上宋佳慧放学回来送来成绩单,班级稳稳的第一,年级前十。

这可把宋青书高兴坏了,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就能考班级第一,再努把力可不就要冲年级前三了吗?看来女儿考上重点大学那是稳稳的,心里不由自主就开始盘算以后女儿要上哪个大学,选择什么样的专业。要是女儿以后去了外地,他可不就要跟去吗?

眼下国家提倡独生子女,但实际上普通人家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重男轻女的,但这在宋青书这里统统不是个事儿,他养得起一个,再多一个就有些困难。

如今计生办盯得紧,有正式工作的家庭追生二胎可是要丢了饭碗的,他和张芳芳这种组合家庭虽不在计划之列,但时间精力金钱等原因并不允许他们再多要一个孩子。

虽然有些遗憾没有儿子,但宋青书还是很清楚的,生女儿远比生儿子有用。

抛开生育成本不谈,女孩子天生就比男孩子省钱省事,原来他们村的老人,为了追生儿子,生了五六个来睇招弟,最后老了还是要看女儿女婿的眼色吃饭。宋青书有信心凭自己闺女的聪明才智肯定能找个贵婿,自己以后只用跟着享清福就是。

对比宋青书的喜形于色,张芳芳拉长一张脸回到家中。

“今天别做饭了到外面吃。”

“吃吃吃吃,一天就知道吃,家里有几个钱给你出去造?”

不得不说张芳芳是很懂得破坏气氛的,宋青书的高兴劲儿登时就少了一半,扬了扬报纸:“那还是在家吃吧,孩子今天考了年级前十,做点好的。”

张芳芳气得摔门,本能想回一句:你怎么不做?又不是我孩子。但她还是拖着手里的菜篮子踩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往厨房走去。

没有看到意想中乱七八糟的厨房,张芳芳掀开门帘:“你洗碗了?”

“什么碗?”宋青书摸不着头脑。

也对,怎么可能是宋青书干的,宋佳慧就更不可能。排除两个不可能,剩下唯一的可能就是周海燕。但张芳芳一点也不高兴反而警惕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aqdu.cc】

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