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流放反派奋斗日常》全本免费阅读 aqdu.cc

“十二屯距离渤海国不到二百里地,是朝廷今年才开的荒地,一家分得50亩公田,上缴七成产出,如果你们另开荒地,前三年收入算你们的,后面也是七成上缴。

傅老先生,跟您说句实话,到了这地方,军户民户并不重要,生存下来才是关键。

因为地处偏僻又是边界,十二屯现在只有11家军户,一共一百五十五人。你们可以住在村里,也可以住到自家地头。”

打发青萍去看孩子,赵静宜跟在傅家男丁身后,心里盘算着去了住哪里。

青河镇距离十二屯约有一百二十里,从白天走到黑夜,再走到白天,第二天日落时分,一望无际的田地边,终于出现了几座茅草土房。

等车走近村口的大榆树,树下站了好几个妇人,石德山的媳妇余红和石老娘迎了上来。

“德山,你先回家吃饭,我们帮婶子安顿。”余红看着满满的三车粮食和东西,屯里总算来了一家富户。

“傅叔,婶子,我们给你们准备了一个过渡的茅草小院,你们暂时住着,等开春化冻,再建新房。”余红说着话,直接领着人往里走。

房子外面看都差不多,土墙,茅草屋顶,再过两家看得见外墙粗壮的木头,屋顶盖着草皮,外墙是树皮木头,院子都很大,半人高的石墙,可以看见院子里成堆的柴火。

走过一家青砖瓦房的大院,在最后一家靠山路的茅草黄泥小院驻足,余红向张氏介绍道:“正屋三间两边都有火炕,锅是我家的你们先用,旁边这两座厢房也有炕,就是没有锅,你们先凑合两月。

大门口的这些柴火,你们随便烧,山上的柴随便可捡,就是附近有黑熊和老虎,你们进山最好结伴。大概就这些,我们家就在旁边,有事随时找我。”

“有劳您,多谢了!”张氏领着张文婧杜清欣送走余红,回来一家人都到正屋。

余红会事,正屋的火炕事先烧过铺了稻草,此刻屋里的温度要比外面高十几度,暖和的人昏昏欲睡。

取了车上的小板凳大家坐下,傅兴波和张氏商量好,吩咐道:“老大和我们住正房,老二住东厢房,老三住西厢房。明日我们去看地,领任务,女眷就在家里收拾。”

“又渴又饿了,先造饭吧。”张氏率先起身来看柴火灶。

张文婧叮嘱傅言衡看好孩子,追着张氏提着水桶从锅里舀热水。

傅言信示意杜清欣跟着大嫂行动,杜清欣没动,东厢房现在冰锅冷灶怎么住人。

赵静宜见大家忙起来,看了眼傅言陵,带着青萍拿着东西直接来了西厢房。

东西厢房格局相同,对门而建,都是黄土泥草房,西厢房分里外两间,外间有灶,地方比较小,灶连着里屋的大炕。

因为黄土泥墙厚重,为了御寒保暖,里间只有一个半尺见方透气小窗,屋里光线很暗。

两间屋只有灶和光秃秃的大土炕,头顶的梁柱茅草屋顶清晰可见。

赵静宜觉得这屋顶要是一场大雪,可能坍塌,又想着它应该比自己想象的结实。

“小姐,我住哪里?”青萍左顾右盼,只里间有炕,她住哪里。

“这炕大,中间隔断,能住五六个人呢。先凑合,等以后再说。”

赵静宜话音未落,傅言陵抱着一捆被褥进来,吓得青萍立刻躲到赵静宜身后。

“青萍,你去院里抱柴,我们烧水洗漱。”赵静宜见她害怕,忙道。

赵静宜把买的新锅放在上面,试了试灶头的大小,出去和泥,青萍赶来帮忙。

两个人生好火,赵静宜用泥巴把锅灶的缝隙修好,这样一锅水烧开,里间的炕一有温度,屋里也会暖和。

杜清欣一直关注着赵静宜,见西厢房冒烟,立刻给傅言信使眼色要锅,有了锅,他们也可以自己生火。

“老二,你去东厢房看看,要是合适,拿一顶锅过去生火。”张氏见赵静宜没来,看眼锅里的米粥快好了,朝傅言信吩咐道。

“好的,母亲。”

傅言信推着杜清欣,两口子去看东厢房,一进屋,两个人捂着鼻子又退了出来,屋顶漏雨,屋里一股子冲鼻的土腥气。

哪里能住人?

“娘,东厢房没办法住人,屋顶漏的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aqdu.cc】

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