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穿越古代风生水起》全本免费阅读 aqdu.cc

于是这一下午,麦种加上脱粒机,一共卖了三百多两银子。

江一舟有了这笔钱,立马就给安排上了。

木工坊,小麦以及其他粮食的粗加工坊,翻地,准备下一轮的种植。

就刚刚,因为卖出去十多台脱粒机,她又收获了上百点的功德。

现在已经累积到了六百多点。

江一舟估计,若是把这些小麦都卖出去的话,应该能达到1000功德,便能兑换到改良的玉米种子了。

之所以一千功德就能兑换,是因为这里有类似的种子,但长得非常小,就像高粱杆子一样,玉米包比拇指大不了多少。

唯一优点是,这个相比麦子稻子而言更方便管理。

基本上很多农户都是直接把种子丢土里,用脚踩一下就行,然后就看天吃饭,等收获的时候再去。

有玉米包就掰下来,没有就直接砍了杆子回去当柴火烧。

种子本身比较差,加上如此粗犷的管理,能丰收才怪。

江一舟打算把这一高产作物先推广出去,主要是现在土地空出来,这个季节种这个比较合适。

当然,如果有的选的话,她肯定会选择更高产的红薯。

可直到现在,江一舟也没看到类似红薯的作物,所以其兑换价格仍旧是4000功德,一个子儿都没少。

第三天,云山附近的人前来询问种子和脱粒机。

江一舟按照约定,三文一斤,最多十斤。

毕竟大家拿回去种一年至少也能收获好几百斤,还少的了种子?

而从外地慕名而来的,一律十文。

有的还在观望,而有的则直接下手。

江一舟知道,自己从开始种植木薯麦子的时候,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这里。

这些直接下手的,都是把这里情况调查清楚了的。

大部分是福松镇周围的地主和商人。

江一舟这一天卖出去两万多斤,收获两百多两银子。

第二天第三天,来的人更多了。

那成山的麦子还没等到入库,就销售一空。

回笼资金近一千两银子。

脱粒机也全部卖出去了,获得银子一百多两。

目前,从去年十月份到这里,过去七八个月时间,江一舟手里的五百两银子变成了一千两。算是把去年投入的都收回来了,还结余五百两。

这就是她来到这个世界赚到的第一桶金。

除此,田庄现在多了三台水车,两个水塘,完善的灌溉网络,以及比之前多了一倍不止的土地,包括山地在内,达到六百多亩。

也就是说现在整片云山附近全是江家田庄的产业。

江一舟紧绷的精神终于放松一些了。

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,她才算真正在这个世界站稳脚跟了。

但,这还远远不够。

田庄的建设处在关键时期,在没积累到足够功德,能兑换出发展经济的技术,配方,以及从根本上改善大家经济的作物之前,她都不能放弃云山田庄的直接经营。

脱粒机继续生产,就算周围的需求达到饱和,但还能卖到外地去,也是一个不小的进项。

至于小麦稻子玉米等作物的加工坊,江一舟计划建在山脚,利用水利代替人力。

这个的话,具体图纸她自己肯定画不出来,好在大概原理懂得,所以小统子检索出来,只需要五百功德就行。

有了充足木料后,张妮几人正加班加点地做脱粒机,趁着市面上还没有仿冒的出来,尽可能多挣点钱。

她们现在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女木匠了,不仅她们自己高兴,她们的家人也感动不已。

找到江一舟,要给江一舟跪下……当然被江一舟拦住了——她们现在都是她的丫头,作为主子护着自己的丫头不是理所当然的吗?

因为江一舟已经把之前给几人承诺的奖金全部兑现,芸欣玉翠组织挖凿沟渠,抢收麦子有功,奖励五两银子。

张妮和张大妞张宝生超额制作脱粒机有功,每人奖励五两银子。

都是能够独立挣钱的人了。

这对于从来身上银钱没超过十个子的几个孩子而言,五两银子简直就是一笔巨款。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……】

【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……】

【www.aqdu.cc】

小说推荐